水彩入门干货丨为什么一片叶子可以画上3天?
“因为闲着没事干?”
【只聊2件事】
1、第一件事:为什么一片叶子可以画上3天?
看了这个标题也许有一部分躁动的网友会评论说:“因为闲着没事干呗!”、“画了3天看看也就一般嘛!”、“你以为很厉害啊,艺术不是逼真,逼真还不如拍照;”。
其实为什么这样一片叶子可以画上3天,平均每天5小时左右呢?原因很单纯,就是这个风格所决定--写实!
水彩花卉我们常见的风格有2种,写实和写意;说实话,这2种风格我都很喜欢,但目前我还只涉略在写实,原因也很单纯,因为写意的手上技能还跟不上自己的审美;
我个人的观点,觉得写意的意境是高于写实的,加之水彩颜料那梦幻般的特性,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可若不是高手,其中任意一个出了差错,那整幅画便会乱成一团;
对于绘画我一向保持的原则是质量高于数量,每一幅画用尽自己当下最大的能力把它画下来,不追求速度,从画前那战战兢兢深怕自己不能驾驭这个难度系数的花卉到画完以后看到自己竟能挑战成功如此栩栩如生的成品,那感觉就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面的那些神仙历完劫飞升上仙的感觉,我知道自己的阶品上了一个档次!
而对于从零开始自学的我而言,这种飞升感,写实花卉可以给我,它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花朵怎么样,你就怎么画,你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投入以及不断重复而熟练的那几个技法而已!
在未来,由于时间的堆砌,写实花卉帮我对线稿的把握、对色彩的敏锐、对意境的审美、对耐心的磨练提升到一个界点的时候,那么,我便会轻轻的敲开写意的大门,踏入一个更加色彩斑斓的未知世界!
画画是一辈子的事,不急,慢慢来,先把眼下的写实手艺练好,当然也许我所谓的写实在专业人士眼中也未必称得上真正的写实;
但画画既然是一种原始冲动,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力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解读把它捕捉下来!
2、第二件事:如何看一片叶子的构成?
上面巴拉巴拉讲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写意和写实都各具魅力,但写意得等到我技法和审美都到达一定程度才会涉及,因为我不想看到自己狗刨式的写意画,所以当下着力于写实练手,但写实的确费时!
下面我就开始讲讲一片叶子到底费时在哪里?
首先,如果你是从来没有学过画画的人,看到这样一片叶子,要你画出来,你会怎么画?
如果是一年前的我,我会画一个圈,然后再加一个柄,再高级一点就是圈中间加几条叶脉线;如下图;
别笑,难道你不是?得确,我是看到了这片叶子是绿色的,上面还有亮有暗的地方,可是我压根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这片叶子;
但是现在的我看到这片叶子,眼里是这样的;
因为我知道了一片叶子上色可以由4部分构成:
1、叶脉;
2、底层(高光+浅灰层);
3、第二层(中间深);
4、第三层(最暗);
我们看下图这片叶子从平面的线稿到有立体感,是不是包含了以上四个部分;
虽然我们知道了把一片现实世界里的叶子画到纸上,只需要画出上面这4个部分色差层就会逼真了;
但有个问题,现实中的叶子整体色差不明显,看上去通体都差不多深浅;而画到纸上,这个色差挨的太近,不好调配,容易画出来的叶子是黑绿黑绿的一整坨;
所以想个办法,我们在纸上把它们拉开一点距离;比如现实的叶子,底层绿色深度是6,第二层深度是8,第三层最暗的深度是9;
我们稍微拉大一下距离,底层绿色调浅成5,第二层深度变8,这中间差3个色度,浅绿和深绿人眼总是能明显区分出来的吧,那层次感就会立马出现,最暗深度调成10,也能加深立体感;
像上面这张画里的叶子每一层色差感是不是很明显,浅绿是浅绿,高光是高光,暗部是暗部,我想这片叶子在现实中应该还是和下面这片叶子一样的,色差度没有画出来的那么明显;
但做了这样的色差调整,画出来很美的,也很逼真,所以最难的问题解决了——如何看一片叶子的构成?
即找出这片叶子的4个组成部分,然后在纸上稍微拉大一点彼此的色差层,搞定!
别慌,我说的搞定是概念性的东西搞定了,接下去才是干货,和大家讲一讲,这4个部分如何去一一破解!
【上干货】
一片叶子上色的4个部分:
1、叶脉;
2、底层(高光+浅灰层);
3、第二层(中间深);
4、第三层(最暗);
1、叶脉;
【茅茅细语】第6期第4问:下图毛笔所指处的叶脉是用何种技法画出来的?
A、手动留白法; B、擦色法;
答案是B,因为你会发现这个叶脉的颜色不是很白很白的,而是带有浅浅的绿色,因为它是先上颜料,然后趁湿擦去叶脉上的颜料留出浅浅的叶脉!
【茅茅细语】第6期第5问:下图蓝线圈出的那块里面的叶脉用是哪种技法画出的?
A、手动留白法; B、擦色法;
答案是A,因为你看到这几根叶脉是很白的纸白,而且轮廓清楚,擦色是擦不出来这么干练的,所以它是手动留出来的,即画的知道这里有条脉避开上色;
所以画叶脉我们一共有2种方法:擦色法、手动留白法;
具体什么时候用哪种方法呢?
比如看到下面这片叶子的叶脉,我会用擦色法,因为每一小片的叶脉数量不多,走向清楚,用擦色法我驾驭的了!
上色后再擦去颜料留出白色的叶脉;
但这片叶子的叶脉走向复杂,而且主叶脉、支叶脉根根分明白皙,所以不能用擦色法,一个你来不及擦色,另一个也擦不出这么白;
但是这片叶子也是有地方用到擦色法的,比如这些支叶脉再分散出去的细小叶脉,红圈内的,她们的特点是不需要根根分明,而且排列不需要非常整齐,最重要颜色可以不需要很白;
你会问那我也可以用留白法来画这些吗?可以是可以,可是又会是一场恶战,要非常小心,耐心一根一根空出来,可最终你还是会发现这种细碎的脉纹倒还不如擦色法画出来的自然,不僵硬;
每种技法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可以偷懒借用,但始终不及原配来的妥贴!
下图中的支叶脉和中间轮廓清晰的叶脉用的是手动留白法,两端的叶脉用的是擦色法;
红圈内叶脉:手动留白法;蓝圈内叶脉:擦色法;
叶脉技法使用总结:
用擦色法:叶脉长度短,数量少,走向简单要求不高,颜色不需要很白;
用手动留白法:叶脉狭长弯曲,轮廓清晰,根根分明,颜色白皙;
2、底层(高光+浅灰层);
底层也就是第一层,颜色是三层里最浅的,这一层它完成了2件事,即画出了高光,也画出了浅灰层;
技法就一个:湿底点染法——先刷水,再点上颜色;只是配合上面画叶脉的两个方法即可;
下半片也一样,沿着画好的叶脉,一小块一小块先刷水,再点染颜色,只是注意高光最亮的地方避开不要上色;
3、第二层(中间深);
这一层加深暗绿色,我用的是吴竹颜彩里面的蓬+鶑绿+少许红调和;
但是我画的急躁了一点,这一步画好没有拍照,直接画第三层最暗的了,就是下图;
你能看到每一小块最边缘的一条线黑黑的就是最暗的第三层,其余地方对比第一层的图,但凡加深的地方就是第二层的颜色;
技法:干叠+柔边——先一小块上面涂上深绿色,涂一半即可,然后用干净的水笔晕开柔化边缘;
4、第三层(最暗);
下图便完成了第三层的叠加,也就是边缘处少许暗绿黑的叠色,千万不要多,不然就脏了;
但颜色不是直接用黑色,用的是植物灰,花卉我从不直接上黑色,会很丑,用蓬+鶑绿+红+少许黑;
红和绿是对比色,彼此混合颜色就会边灰黑,再加一点点黑深度到位,少许叠加在每一小块的边缘处,作为阴影提升立体感;
技法:干叠+柔边——颜料便干,少许画在边缘处,用干净9成干的毛笔轻轻抚平边缘处;
四步曲的叶子画完了,但是为了更加鲜活,再做一件事,调一个黄色,薄薄的干叠加到叶片上面,不用全部都涂,部分即可,包括叶片中间的那根主脉,这样绿中透着黄,更好看;
到这里这片叶子便全部搞定啦 , 想必现在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一片叶子可以画上3天啦,虽然耗时,但画完你会久久仰视自己的右手,问它一句:“你吃啥长大的,咋这么厉害啊!”
当然有些写实叶子脉纹走向没那么复杂的也就不需要耗时这么久,咱们最重要的还是去理解这个画的过程,那么最终画简单的还是复杂的,耗时的还是省时的,还不都由自己说了算;
全文思路总结:
1、写意写实各具魅力,写实耗时,但可以练扎实基本功;
2、一片叶子上色要看四个构成部分:1、叶脉;2、底层(高光+浅灰层);3、第二层(中间深);4、第三层(最暗);
3、具体每一部分的上色技法:1、叶脉:手动留白法、擦色法;2、底层:湿底点染法;3、第二层:干叠+柔边;4、第三层:干叠+柔边;
下一篇预告:玉清昆仑扇,对,就是白浅上神的那把!